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碳中和,双碳 时间:2024-06-20 17:09:31
碳定价应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政策
我国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张希良表示,能源经济转型要依靠两类政策。一是指出转型方向的大政策,比如《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也包括我国对外承诺、五年规划中的碳减排目标、碳达峰1+N政策体系等。二是和企业、消费者紧密关联,具有直接激励作用的政策工具,既包括能效标准这样命令控制性政策工具,也包括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补贴电价、税收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在张希良看来,碳市场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性政策。“将来国家要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总量进行控制,控制需要什么样的抓手?我觉得碳市场就是很好的抓手,"他认为,碳市场不仅会有效控制排放量总量,所形成的碳价可以在经济体里传播,改变广大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实现“双碳”目标必须要有大量的低碳、零碳、负碳的技术,这些技术要创新,要投资,需要有明确的碳价格加以引导。”张希良说。
现阶段全国碳市场市是基于强度的,未来向总量控制型转变
中国碳市场建设一定要与自身国情相结合。"张希良表示,在覆盖范围整合、总量设定和配置分配等顶层设计方面,中国借鉴欧美等地区市场同时,更要结合排放集中行业、自身经济增长速度和市场化程度等条件才能设计出有效公平的碳市场,让电力供应侧和消费侧都承担减排责任。
张希良提到,总量设定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实现基于总量的减少,即绝对下降。但是这目前在中国很难做因为我国碳排放总量还未达峰。另一种是基于强度,允许总量增长,但要通过排放强度来控制总量。因到,此,目前来看,后者更加适合中国。
排放总量设定也要灵活。总量是和企业、行业的增长,和未来是相挂钩的。这样既可以避免对企业、行业产生比较大的冲击,又会起到鼓励先进,惩戒落后的作用。”张希良表示。
据张希良介绍,中国碳市场建设更注重实践。虽然在设计中也充分借鉴了欧盟、加州的一些经验,但最后主要还是来源于碳市场试点的探索。他还提到了制定中国碳市场行业碳排放基准的“二十四字方针”,“奖励先进,惩戒落后:循序渐进,先宽后严:目标导向,综合平衡”。
2021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启动上线交易。张希良认为,作为起步运行阶段,碳价水平、排放履约率等市场运行表现都超出了预期。
分阶段建设全国碳市场
张希良对全国碳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认为近期碳市场建设的主要任务,一是夯实碳市场运行和监管相关的法律机制,其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已经广泛征求意见并经过多次修改,应该尽快出台。二是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的覆盖范围,包括电解铝、水泥、钢铁等行业。三是积极探索增加碳市场交易主要类型,扩大市场参与度,"非常重要的一块是重启自愿减排市场。最近生态环境部正在公开征集方法学,也表明自愿减排市场重启已经开始。"张希良说。四是探索碳市场与绿电市场协作。“我国碳市场将来既有直接排放也有间接排放,与绿电交易协作也是重要课题。
"张希良认为全国碳市场发展到中期,将会对重点控排行业进行全部爱盖;有一定比例的配额分配会采用有偿分配方式。其次,也有望引入配额的期货等金融衍行品交易。
从长远看,“中国碳市场目前主要是基于强度,远期会基于总量型转变,以后会和欧美等地区碳市场更加兼容未来中国碳市场和其他国家碳市场将会有更多合作机会,为全球碳交易机,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张希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