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减排固碳 时间:2023-05-23 14:11:19
为高质量建设好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生态环境部正在推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体系的完善,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建议,全面提升方法学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合理性。
实现农业减排固碳,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不可缺少的环节。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是促进农业固碳增效的重要载体和推进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笔者认为,要重视有机种植减排固碳方法学的编制工作,将优质有机农产品的生态价值与低碳属性功能进行叠加,此项工作对于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有机农业的减排固碳方法学来准确衡量有机种植在减缓温室效应中的作用,在CDM-EB(Excutive Board of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 GS(Gold Standard,黄金标准)和VCS(Verified Carbon Standard,国际核证减排标准)批准的或审议中的方法学中也没有类似的或可供参考的方法学。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是温室气体计量最权威的方法,提供了三种分级方法来计量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即Tier1、Tier2和Tier3。其中,第一层级方法(Tier1)和第二层级方法(Tier2)采用缺省值和排放因子方法,操作简单,被广泛使用,但这种方法排放因子粗略、拟合数据单一,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且现存的排放因子主要集中于温室气体排放,难以满足有机农业减排固碳量的计算需求
鉴于有机农业减排固碳方法学的空白和排放因子计量方法的缺陷,在编制方法学时有必要采用IPCC推荐的第三层级方法(Tier3),即模型模拟方法进行有机农业减排固碳量的计算。模型模拟方法通过综合考虑管理数据(作物类型、肥料类型、施肥量、耕作处理、项目实施时间)、实测数据(土壤数据:土壤有机碳、pH、容重、粘粒含量、气象要素、经度、纬度)等数据变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可以精准体现有机生产过程中不同区域、生产类型和管理条件下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别,克服单一排放因子法计量存在的不确定性,满足任意点位或区域尺度的有机农业减排固碳量计算需求。
此外,方法学编制时应充分考虑成本和精度的权衡,采用较少的采样点位获取相对准确的结果,大幅度降低人工和检测成本,使温室气体减排核查具有可操作性。
2021年,我国有机作物种植面积达275.6万公顷。根据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的研究结果,有机种植方式每公顷的年均减排固碳量约为600 千克CO2e,我国年有机种植减排固碳总量约为165.36万吨CO2e。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用地占总农业用地的份额仅为0.5%,远低于全球1.6%的水平,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减排固碳潜力。值得一提的是,有机种植外溢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不仅仅为生产经营者所获得,而是由全社会共享,是一个典型的具有正外部性的行业。
通过建立方法学,将核查有机种植减排固碳量并在CCER碳市场进行交易,将碳资产变现盘活并反哺有机种植与管理,可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扩大有机产业发展规模,对于发挥有机产业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推动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与高端农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减污降碳工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助力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